(二)血管瘤

(二)血管瘤

尿道血管瘤常见于男性,最初的文献描述其多位于前尿道(Manuel et al,1977)。好发年龄在20-30岁,且很多患者就诊时已经有数年症状(Roberts and Devine,1983)。尿道血管瘤可能与皮肤血管瘤或如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一类的先天异常有关(Klein and Kaplan,1975;Jahn and Nissen,1991)。尿道血管瘤最常见的症状是间歇性血尿,有些病例血尿很严重(Parshad et al,2001)。可以伴随出现血性尿道分泌物或血精。尿道血管瘤可以通过膀胱镜诊断,但膀胱镜可能低估病变的范围(Manuel et al,1977;Hayashi et al,1997)。如同其他阴茎肿瘤,在某些情况下,MRI有助于更好地显示病变范围(Stewart et al,2010)。通常较小的血管瘤可经尿道电灼或激光切除,但如果切除不彻底,可能出现反复尿道出血。当出现上述情况或血管瘤较大时,需要开放手术切除,同时行一期或二期尿道重建(Roberts and Devine,1983;Parshad et al,2001)。

在老年男性中,后尿道血管瘤近来被认为是射精或勃起后血精和(或)血尿的一个原因(Hayashi et al,1997;Saito,2008)。病变通常发生于精阜和尿道外括约肌之间。在大多数情况下,最常见是伴有静脉曲张的小块无蒂病变,多数病例最终病理证实为海绵状血管瘤。有症状的后尿道血管瘤可以通过经尿道内镜切除或电灼获得较好的预后(Saito,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