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传染性软疣
传染性软疣是由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浅表性皮肤病,该病毒含有双链DNA,并完全在感染细胞的胞质中复制,与宿主细胞核无关(Myskowski,1997)。可以通过性传播,其特征性病变是散发的直径3~5mm蜡样丘疹,中心凹陷。其中心可以表达并产生白色物质,病灶周围常见局灶性丘疹性皮炎(Chen et al,1996)。感染通常具有自限性,6~12个月可以自行消失,但需要4年才能消退。然而免疫缺陷患者感染,通常更为严重和广泛,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患者可能会出现广泛且大的病变,包括直径>15mm的“巨大”病灶(Cronin et al,1996)。在艾滋病患者中,病变数量的增加是免疫重建综合征的一种表现,这种症状出现在严重免疫缺陷患者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后不久(Pereira et al,2007)。一般根据特征性皮肤病损表现而诊断。诊断不明确时可以利用组织活检,尤其是在免疫缺陷患者中有不典型表现者必须排除恶性肿瘤(Trope and Lenzi,2005)。皮肤组织活检将显示典型的软疣小体或胞质内Henderson-Patterson体,其表皮中有嗜酸性粒细胞。
图22-11 下腹部传染性软疣
等待是一种治疗的选择,因为感染通常具有自限性。快速治疗方案包括冷冻治疗(冻结病变),刮除病灶并清除其内容物,以及激光治疗。口服西咪替丁治疗已经开始应用(Dohil and Prendivile,1996)。局部治疗措施包括男性中使用0.5%足叶草毒素软膏(因为具有胎毒性,孕妇禁用)、碘和水杨酸、氢氧化钾(KOH)、斑蝥素(一种起泡剂)和咪喹莫特(Gottlieb and Myskowski,1994)。HIV患者的首要治疗是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传染性软疣病变数量和CD4细胞计数成反比(Myskowski,1997)。ART治疗顽固性传染性软疣已经被报道(Cattelan et al,1999)。全身或局部应用西多福韦可能有助于治疗与免疫抑制相关的大型感染性软疣病变(Davies et al,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