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哨淋巴结活检

(二)前哨淋巴结活检

前哨淋巴结活检是一项移除第一批受癌转移扩散影响的淋巴结的技术。支持的理论是通常某些特定癌症在没有逐步并必要地侵犯前哨淋巴结前,不会扩散至其他淋巴结。基于解剖学的研究,从原发肿瘤到前哨淋巴结这一转移癌细胞有序淋巴扩散的概念,似乎很可能适用于阴茎鳞癌。随着这一概念被更广泛的接受,这种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方法被得到认可,并已被证明对乳腺癌及黑色素瘤是有效的。

Cabanas在研究了大量淋巴管造影和实体解剖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于浸润性阴茎鳞状细胞癌的患者,如果临床上腹股沟区体征阴性,可行前哨淋巴结活检(1977)。该手术先于腹股沟皮肤皱褶处切开5cm的切口,切口中央位于耻骨结节向下两指,再向外两指。然后在上方皮瓣下向耻骨结节方向插入手指,触及并摘除前哨淋巴结(图19-3)。Cabanas证实在IFLND中发现阳性转移性淋巴结的患者,其前哨淋巴结总是阳性的。在31名患者中,当前哨淋巴结无瘤时,其他腹股沟淋巴结同样未发现转移。此外,他还报道了在临床不怀疑淋巴结阳性的患者中,这个淋巴结(随后命名为Cabanas淋巴结)的阳性率只有4%。因此,结论是常规前哨淋巴结切除能够早期诊断具有微转移灶的患者,而不是等到出现临床明显可及淋巴结,这在当时是金标准。

虽然Cabanas报道了前哨淋巴结活检结果为正常的患者生存率为90%,但后来的研究者发现结果不太令人满意,存在18%~25%的假阳性率(Perinetti et al,1980;Wespes et al,1986;Srinivas et al,1991);在很大程度上,这可能是由于这一概念是基于前哨淋巴结位置是静态固定的。最终,这一方法不再被推荐。在一项改进浅表淋巴结活检的尝试中,Petaway及其同事(1995)评估了扩大的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术中摘除腹股沟韧带和阴部外浅静脉之间所有淋巴结。由于该方法存在15%~25%的假阴性率,所以也被舍弃了(Ravi,1993;Pettaway et al,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