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感染和炎症

(二)感染和炎症

TICS中I代表导致男性生殖功能障碍的传染性和感染性疾病。睾丸、附睾、前列腺和尿道的感染可能通过影响生殖系统的解剖和功能导致男性不育(Kasturi et al,2009)。影响前列腺的常见病原体包括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克雷伯菌、变形杆菌和肠球菌属(Kasturi et al,2009)。典型的附睾病原体包括淋病奈瑟球菌、沙眼衣原体和大肠埃希菌(Kasturi et al,2009)。在男性生殖受损的情况下,感染性尿道病原体包括淋病奈瑟球菌、沙眼衣原体、支原体和阴道毛滴虫(Kasturi et al,2009)。尽管相对少见,但睾丸感染可能包括腮腺炎病毒、柯萨奇病毒B、淋球菌、沙眼衣原体、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葡萄球菌和链球菌(Kasturi et al,2009)。腮腺炎病毒引起的睾丸炎疼痛非常典型,即使在很小年龄也可发生,对其来说腮腺炎病毒累及睾丸是一件令人印象深刻的事情。结核杆菌在现代工业化国家中不经常发生,可能会影响所有生殖器官并引起输精管和附睾瘢痕的形成(Niederberger,2011)。

感染性疾病导致的后果可能是解剖学上的改变,例如尿道感染导致狭窄,也可能是功能性改变,例如精子受损(Kasturi et al,2009)。功能性改变可能是通过感染性病原体对精子的直接作用,也可能通过在任何男性生殖器官中诱导免疫应答,导致精子功能障碍。以直接影响为例,研究人员观察到,孵育精子的E血清型沙眼衣原体浓度增加与精子DNA降解具有相关性,并且呈时间依赖性(La Vignera et al,2011)。尽管体外实验也表明大肠埃希菌对精子有不利影响,但大多数细菌包括大肠埃希菌对体内精子活力的影响有限或没有影响(Diemer et al,2003;Lackner et al,2006)。尽管细菌与精子共存可能没有明显的病理学改变,但通过性传播的病原体可能发挥更致命的作用(Bezold et al,2007)。常见细菌和性传播病原体对精子的不同影响尚未明确。

病毒可整合至基因组中并通过种系垂直传播,对精子产生独特的潜在负面直接影响(La Vignera et al,2011)。虽然病毒核酸似乎存在于精浆中,但丙型肝炎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似乎未对精子功能直接产生不良影响(Garrido et al,2005)。人乳头瘤病毒影响整体精液参数,但在实验室中体外用肝素酶Ⅲ处理精子似乎能减少病毒载量而未明显改变精液参数(Garolla et al,2012)。

研究人员已经研究了感染通过白细胞增多、ROSs、白细胞介素1、6和8、干扰素γ、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附睾巨噬细胞和树突细胞等,对精子产生的许多间接不良影响(La Vignera et al,2011)。理论上讲,免疫系统的任何部分都可能失去对精子的自我识别能力,或者存在有活动性感染的情况下破坏了精子的防御能力。

有证据表明,前列腺的非感染性或感染后的炎症过程可能导致精子质量改变和男性不育,但何种感染及炎症达到何种程度可潜在改变男性生育力尚不明确(Schoor,2002;Wagenlehner et al,2008;Ausmees et al,2013)。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导致精子损伤的一个可能机制是通过精液白细胞、脓精和ROSs释放(Schoor,2002)。前列腺炎导致精子功能障碍的另外一种可能机制是产生抗精子抗体及改变前列腺液离子,如锌、镁、钙或硒(Schoor,2002)。前列腺炎自身可以通过诱导ROSs产生精子损伤,无须白细胞作为中介(Pasqualotto et al,2000;Schoor,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