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疾病

(一)冠状动脉疾病

传统意义上雄激素缺乏(AD)并不是CAD的风险因素。一项早期的纵向病例对照研究报道,低风险进展性与非进展性CAD之间睾酮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Heller et al,1983)。不断有证据显示,低水平内源性睾酮和CAD之间的联系。几项研究显示,经血管造影确诊的CAD与对照组相比睾酮水平更低(Chute et al,1987;Sieminska et al,2003;Cao et al,2010)。除了总睾酮,在导管检查证实CAD的患者中,生物活性睾酮水平也明显降低(Rosano et al,2007)。

此外,雄激素缺乏和CAD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流行病学报道,在总睾酮最低值和最高值之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风险下降5倍(Chute et al,1987)。四项独立的小型研究显示,在男性CAD中,较低的内源性睾酮与更为严重的CAD相关(Phillips et al,1994;Rosano et al,2007;Hu et al,2011;Li et al,2012)。低睾酮和CAD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也体现在患有CAD的男性和绝经后女性中(Phillips et al,1997;Kaczmarek et al,2003)。已有报道,与对照组相比心肌梗死和缺血的男性睾酮水平更低,雌激素/雄激素比率升高(Sewdarsen et al,1986;Lichtenstein et al,1987)。

几项基于人群的研究检测继发于心血管疾病(CVD)的死亡率和总睾酮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尽管一些研究者发现,显著升高的心血管死亡率和较低的睾酮浓度相关,但也有学者持不同看法(Oskui et al,2013)。一项荟萃分析显示,升高的心血管死亡率与较低的睾酮水平有相关趋势,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Araujo et al,2011)。一项分析研究显示,2416例瑞典男性的内源性总睾酮水平与不良CV事件风险呈负相关(Ohlsson et al,2011)。处于睾酮水平第四分位的部分男性显示,主要不良CV事件的无事件生存率显著提高。几项研究也分析了生物可利用睾酮和心血管死亡率的相关性,均提示较高的心血管死亡率与较低水平的生物可利用睾酮相关(Laughlin et al,2008;Malkin et al,2010;Menke et al,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