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温样丘疹病

(二)鲍温样丘疹病

鲍温样丘疹病是在性活跃的成年人的阴茎或外阴发现的一种罕见病,发病高峰期为30岁左右(Schwartz and Janniger,1991)。组织学上,除了异常的角质形成细胞在整个表皮不连续地分布外,均类似鲍温病(Margolis,2002)。典型的病变是多发小红斑丘疹,可能凝聚形成类似于尖锐湿疣的疣状表面斑块(图23-36),此种病变与HPV 16型有明确的关联。患有鲍温样丘疹病的男性,其女性伴侣患宫颈癌的风险增加,应该进行密切的宫颈检查随访(Rosemberg et al,1991)。然而,在男性中,鲍温样丘疹病是良性病变,具有自愈性(Eisen et al,1983;Giam and Ong,1986;Feng et al,2013)。因此,对年轻且依从性良好的患者仅仅进行观察可能是合理的。如果要进行治疗,通常合适局部治疗(0.5%氟尿嘧啶、0.5%他扎罗汀霜,或咪喹莫特5%)或消融治疗(电极、液氮冷冻疗法、激光消融)(Margolis,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