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丸外内分泌功能障碍

(四)睾丸外内分泌功能障碍

由于雌二醇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其浓度的增加可能导致性腺功能减退。先前讨论通过不同途径改变雌激素与雄激素比例的药物,这些药物中有的可以增加雌二醇浓度(Bowman et al,2012)。使用其他药物也可能会提高生育能力。在前述不育男性一般体格检查部分中讨论过,雌二醇的升高与肥胖相关,因为脂肪细胞含有芳香酶(Hammoud et al,2006;Aggerholm et al,2008;Chavarro et al,2010;Hammoud et al,2010b;Hofny et al,2010)。许多因素把肥胖与男性不育联系起来,可能涉及或不涉及性腺功能减退(Hammoud et al,2006;Aggerholm et al,2008;Pauli et al,2008;Hofny et al,2010;Paasch et al,2010;Teerds et al,2011)。问题仍然是饮食、运动和体重减轻是否会改善男性生殖能力。少数使用肥胖啮齿动物模型的动物研究表明,饮食和锻炼可改善精子参数,但相关人类研究很少且结论不明确(Nguyen et al,2007;Braga et al,2012;Palmer et al,2012;Luconi et al,2013)。虽然没有确切的数据证明体重减轻和男性生育能力改善之间的因果关系,推荐肥胖男性减重也是明智做法,因为减重在其他方面益处是确定的。

研究人员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剂,如阿那曲唑、来曲唑和睾内酯来治疗雌二醇水平升高,结果表明对于典型的男性患者,睾酮水平会有所增加并且雌二醇水平会下降(Raman and Schlegel,2002;Gregoriou et al,2012;Schlegel,2012)。部分数据还认为精子参数会同时改善(Raman and Schlegel,2002;Gregoriou et al,2012;Schlegel,2012)。先前在男性不育的内分泌评估部分讨论过,研究人员认为在睾酮(ng/dl)与雌二醇(pg/ml)的比例小于10∶1时,表示芳香化酶过度活跃并且会受益于抑制疗法(Raman and Schlegel,2002;Gregoriou et al,2012;Schlegel,2012)。医师应谨慎长期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剂,因为男性的骨密度可能依赖于雌二醇,并且这类药物在男性的应用缺乏长期研究(Khosla et al,2001;Kim et al,2013)。

位于X染色体长臂Xq11-12带区的雄激素受体(AR)基因突变会导致一系列从睾丸完全女性化到男性不育的疾病(Dowsing et al,1999;Davis-Dao et al,2007;Sokol,2009)。男性生殖功能障碍似乎与AR基因外显子1中的胞嘧啶-腺嘌呤-鸟嘌呤(CAG)重复长度较长有关(Dowsing et al,1999;Davis-Dao et al,2007;Sokol,2009)。AR不敏感的男性不育症特征为:睾酮、雌二醇、LH水平不同程度升高,FSH水平正常;男性生育力受损伴有睾酮显著升高时应该怀疑存在AR抵抗(Sokol,2009)。使用大剂量睾酮治疗可能会使精子发生率提高,但有关这种治疗方式的数据有限(Tordjman et al,2014)。可通过精液精子或睾丸取精后行ICSI获得怀孕(Massin et al,2012;Tordjman et al,2014)。

因为双氢睾酮调控男性外生殖器官的解剖发育,所以位于2号染色体短臂上2p23带区编码5α-还原酶Ⅱ型同工酶的基因突变,会导致形成从女性到男性的一系列表型(Johnson et al,1986;Thigpen et al,1993;Sokol,2009)。伴有5α-还原酶Ⅱ突变时,表型虽为女性,但可能具有能产生精子的睾丸(Johnson et al,1986;Thigpen et al,1993)。目前,这种疾病没有相应的治疗方法。5α-还原酶Ⅱ缺乏的男性也可使用自身精子通过ICSI方法成功获得生育(Matsubara et al,2010;Kang et al,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