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生型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是以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为导向,以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建设为核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直接影响高等院校招生、学生培养及毕业生就业方向的教学基本建设。专业建设涉及专业的设置,专业培养目标、规格和相关教学计划的制定,教材和教学团队建设,以及教学改革等多方面的内容。⑬专业建设需要面向市场,根据社会经济建设发展,适时调整专业结构,改革专业内涵。
1.衍生型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是指专业的设立与调整,设立是专业的新建与开设,调整是专业的变更或取消。市场需求是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风向标,专业设置市场化是当今国际社会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目前普通本科衍生的本科职业教育的专业多数由本科沿袭而来,衍生后新增的专业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专业发展不平衡,比如长三角地区高职本科的专业第二产业相关专业比例与第二产业的GDP比重相差较大,而第三产业的专业设置相对第三产业的GDP比重又偏多。⑭二是职业本科层次专业设置与普通本科的专业同质化严重。⑮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成立云南省唯一进行高职本科教育试点的二级学院城市学院,目前达到9000多名学生的规模,2016年招生的36个高等职业本科专业中,有27个专业与普通本科专业是一致的,雷同率高达75%。三是专业特色和市场需求方面还有欠缺。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应该以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为导向。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⑯显示,2015届毕业生生源68.69%来自省内,65.79%的本科毕业生选择在云南省内就业;而昆明理工大学中2016年职业本科的招生专业中并没有云南五大支柱产业中的烟草产业、生物产业、矿产业的相关专业。
因此,衍生型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应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一方面要注意专业与产业的对接,达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专业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通过有效的专业设置,保证学以致用,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另一方面专业设置要为地方支柱或优势产业服务。教育部指出,高等院校要依据地方经济建设的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积极建设面向地方支柱性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为地方或区域经济建设输送各种专业类型的优秀应用型人才。
海南是我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主要包括热带海岛旅游资源、热带土地资源、海洋资源、矿产资源和石油资源。海南钛砂矿、石英砂、锆英砂储量占到全国总储量的2/3,居全国第一位。海南所辖海域较大,具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南海油气储量丰富,是国际四大海洋油气中心之一。由于海南所具有资源的特殊性和多样性,使得海南可以发展热带旅游、农业、海洋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生物制药以及油气工业和海洋运输等产业,为相关专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然而,海南许多人才都是从岛外招聘的,比如一些大型石油化工企业对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工机械、化工分析等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由于本地专业对口毕业生匮乏,不得不舍近求远,从北京、上海、河北、广东、湖南等地招聘员工。如果在当地本科院校中衍生一些石油化工类的高职本科的相关专业,必定能促进海南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
2.衍生型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依据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教育、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对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⑰由于我国职业本科发展时间短、经验少,许多本科职业教育来源于普通本科教育,所以不少本科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只是以普通本科的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对课程体系进行简单的调整,增加一些实训课程。
针对本科高职教育的特点,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一定要实现“五个对接”,即:深入调研,实现专业与职业岗位对接;依托课程,实现教材与岗位能力标准对接;加强实践,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拓展职业能力,完成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强化职业意识,完成职业教育和终身学习的对接。此外,人才培养方案由于受制定者知识、能力、经验的限制,会存在问题与不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职业岗位的要求也在与时俱进,人才培养方案也需要及时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