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本科高校产教融合的现状与问题
“产教融合,协同创新”促进了我国本科职业高校教学的发展,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储备了更多的技术型人才。同时作为新时期职业本科高校实施创新路径的参与主体,其“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发展推进已经从理论层面上升到实践战略层面,在教育定位、育人模式等层面均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推动产教融合的落实,能够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拥有更多的实践经验,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然而现如今在大多数职业本科院校中,高校、行业企业等主体对产教融合的理解与认识没有达成很好共识,基于产教结合的实践性教学普遍存在缺失的情况。
首先,在职业本科的教学当中,传统教学理念深厚,产教融合的形式仅限于共建学生实习基地、订单式人才培养等,企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发展规划、课程开发等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发挥不足,造成应届毕业生与社会实践相脱节。③
其次,在职业本科教育改革创新领域,侧重学校办学条件的整体建设和完善,尤其是在师资队伍建设层面,立德树人是根本,更是实现就业导向、坚持产教融合的核心指导思路。但是目前,职业本科师资力量仍然需要得到提高,职业本科的专业化程度不高,所培养出的学生专业能力参差不齐,缺乏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新兴产业的研究与分析预测,为了提升职业本科的人才结构,需要引进更加优质的教师资源,提升教学的专业程度。
最后,职业本科的特点突出不明显,相较于其他本科院校而言,虽然我国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但是大多数的可操作性并不强,缺乏了相应的实施细则。另外,我国国务院以及教育部门所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并未对职业院校以及企业的权利、职责和义务进行明确新的规定。企业在缺失辅助性财政政策的情况下,每年还要顶着校企合作的投资成本,因而降低了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积极性,人才培养规格与行业、企业工作岗位要求对接不够紧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衔接不够,达不到工作过程系统化,也就阻碍了我国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协同发展。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