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技能培训提升职业本科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探索与实践[1]——以海南科技职业大学航海类专业为例
张小莹 黎冬楼 谢林
2019年2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方案中提出了7个方面20项政策措施。这7个方面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完善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由此,国家把培训提升到与学历教育并重的地位。
本文以海南科技职业大学航海类专业通过高质量的职业技能培训,有针对性地补齐海南省没有各级各类船员培训机构和资质的短板,提升职业本科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探索与实践为例,介绍该校航海类专业开展航海类职业技能培训的实践及成效。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的前身是海南科技职业学院,创办于2007年5月,2018年12月升格为海南科技职业学院(本科),2019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海南科技职业大学,是全国首批15所职业本科试点改革院校之一。
海南省是海洋大省,拥有200多万平方公里的辽阔海域。但要做大做强海洋产业,成为海洋强省,首先要有足够的航海类人才。由于历史的原因,海南省一直没有航海类的高等学校和航海类专业,远洋、近海、内河各类船舶的船员任职资格培训考试和继续教育都长期依赖大陆省份。海南省航海类专业人才数量不足、层次不高和不具备培训能力,也是制约海南省海洋产业发展的短板之一。
学校立足海南,开设了水路运输与海事管理、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技术、国际邮轮乘务管理等本、专科涉海类专业。航海技术专业2018年被海南省教育厅认定为省级骨干专业,2019年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骨干专业。2016年在全国60多所本专科航海类教育院校中,学校荣获全国五所“2016年最受欢迎航海教育院校”之一。
学校发挥航海专业优势,成立了船员培训中心,补齐了海南省没有各级各类船员培训机构和资质的短板,成为海南省第一所具有船员培训资质的高校,特别是“职教20条”印发实施以来,学校把开展企业培训和继续教育作为重要任务来抓,适应社会需求能力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