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结束语
我校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还属于较新的专业,在培养计划上可能还存在一些不成熟或不足,但教学改革需不断地尝试及创新,这也需要学校、企业、老师和学生们共同配合和努力。
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可从四方面来满足培养需要:(1)优秀的师资队伍,建立“双师型”以及优秀企业导师队伍体系;(2)加强实训锻炼,提高内训、外训的实训质量;(3)加强校企合作项目,实现教学与岗位无缝衔接;(4)提高技能竞赛参与度,以赛代练,提高综合能力。
技术技能型的本科人才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要原动力,需要丰富的实践技能,还需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我校新能源汽车工程职业本科的教育开展需适应当前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以及自由贸易港的发展情况,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不断更新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案。
参考文献:
①李德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理想模型构建研究[J].高教探索,2018.
②南海,陈娟.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及其构建策略[J].职教论坛,2016(16).
③郭稳涛,肖志芳.高职本科教育的内涵特征与发展途径[J].教育与职业,2016(15).
④李媛媛,彭巨擘.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与我国高等职业本科教育的比较研究[J].价值工程,2016,35(5):205-208.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06/22/content_8901.htm,2014-06-22.
⑥耿雪玉,李恒强.职业本科人才培养[J].中国冶金教育,2020(3).
⑦申晓龙,任成高.机械类职业本科层次人才岗位面向和培养定位研究[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19(11).
⑧胥小丽,曾媛.应用型本科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江西化工,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