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一、前言

职业本科院校的社会职能在于:为社会的发展培养一批高素质、高端技能型人才。职业本科院校教育活动的开展必须始终立足于企业人才的需求,积极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也是我国所有职业院校必须积极践行的准则。然而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大多数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项目都存在诸多问题,简言之就是流于形式、虚有其表。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主要涉及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在宏观层面上,我国相关部门忽视对职业教育运行与保障机制进行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政府部门、企业及职业院校之间并未形成科学的社会分工,这就导致职业本科院校的校企合作欠缺源于外部的强大推动力;二是,在微观层面上,职业本科院校的校企合作项目缺乏合理的战略定位、足够的资金投入、科学的制度建设及恰当的人员配置等,这就大大影响了校企合作项目的有效开展。针对这一情况,职业本科院校必须不断深化改革,进一步提升自己管理水平,调动内在动力,使之能够更好地适应现阶段高职教育发展的需求,最终达到学校、企业及行业之间的深度融合。同时,职业本科院校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校企合作运作与激励制度,也就是构建起校企合作项目绩效指标体系,因为该体系是职业本科院校相关校企合作项目中所有制度开展的重要支撑点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