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有机结合,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提高职校教育培养人才的质量,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其发展壮大,是一种“双赢”模式。在新经济常态下,建立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强化开放办学,实现全面深入的产教融合、科教融合,意义重大。
一是,有利于职业院校促进职业教育发展。通过校企合作,使职业院校采取更加实用的“技能+学历”的教育方法。工厂企业有生产设备、技术等资源,可以有效解决学校资金困难、教学实训设备缺乏等问题。学校将专业课的教师选派到实际工作中锻炼,直接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科研、服务等活动,有利于教师把生产与教育紧密结合,提升其实践与科研的能力。企业派优秀管理者或技术人员到学校授课,提高教学质量。
二是,有利于企业实施人才战略,增强核心竞争力。通过校企合作,企业获得了实惠与利益。学校专业知识、大批量师生资源可以源源不断向企业输送,解决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遇到各种难题,尤其是“卡脖子”技术难题,有效降低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各项成本和风险。企业的技术人才通过带教实现教学相长,加强了自我提高能力;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将企业文化与理念传输给教师和学生,扩大了企业品牌与无形资产的影响,造就了企业的潜在合作伙伴和客户群体。校企合作,企业可以组织员工参加学校的职业培训,提高员工自身素质和技能,员工的职后培训得以保障,也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三是,通过校企合作,为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了条件。学生不仅掌握了理论知识,而且增强了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了良好的职业素养,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更为重要的是,解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促进就业,也有利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有助于他们今后的就业和可持续发展。
总之,通过校企合作,促进学校与企业相互依托、共同发展,意义深远。校企合作使学校得到发展、企业得到人才、学生得到技能,从而实现学校与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双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