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产教融合创新性构想的有效途径
要想将产教融合这一教学模式应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改变以往固有的教学理念,开展创新性的探索。传统的思想始终是制约高职院校各种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要想得到根本性的改观,教育思想的转变十分关键,不能再将成绩放在首要的位置上,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高职教育水平的提高。在教学中开展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学观念的变革,把课堂的教育教学和公司企业的需求相吻合。
(1)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努力成为双师型的引导者,对于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的落实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教师不仅要把书本上的一些知识点教授给学生,其次,还需要把一些实用的技能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掌握如何将基础的理论反映到实际的场景中。
(2)探索教学工作室制,并实行流动性管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广泛开展文创活动。可以确定一些比较好的研究课题,全班分为若干个组,每个组4—5位同学,组员一起动手完成研究的课题。
(3)为更好地体现产教融合,根据企业需求,签订合同,采取订单式培养,为学生就业提供平台。学生一边学习理论研究,一边像打工一样去企业实习,这对于学生理解基础理论,如何运用基础理论,以及如何去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4)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学模式,聘请公司企业有经验的专家来校讲学,把企业最需要的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企业进行社会实践。请一些全国著名的教师,或者一些专家、学者,定期到学校讲解一些最前沿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要让优秀的学生去好的企业进行培训,增强其实际的能力,当学生弥补了自己的短板,并且拥有了一技之长后,会走得非常好。这对学校、企业,以及个人都是比较好的。
(5)产教融合是职业本科教育教学的重要特征,要认真落实制定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的方案,强调学科教学的特点和企业的需求相结合,采取多维的教育方法,以增强学生实践和动手的能力。企业是比较重视管理的,需要的是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人,而不是只会读书的人。企业需要的是创造利润,学生去读书就是需要锻炼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学生的动手能力强了,才会更好适应社会,才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前途。
(6)在职业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社会企业之需求,同时要有的放矢,学以致用。在课程的设计上就应该根据当前市场上的需求进行安排,这在技术类专业体现得尤为明显。要让学生毕业后,所学习的技术能够立刻被使用,而不是毕业后就淘汰了。职业本科的产教融合的实施,特别需要学校职能部门积极配合,在行政管理上要有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案和配套措施,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另外,在评价体系上也要有相应的评价体系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