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现状及成因分析

二、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现状及成因分析

我国高等院校目前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主要表现为有“订单式”“冠名形式”“互动形式”“产学研一体式”“双循环式”“全方位合作、全过程参与、多形式推进式”等,这些模式都是以学生培养和满足企业人才质量需要为导向的合作模式。企业往往注重利益得失,更多关注学生单方面技能培养,不利于人才职业长远发展,而高校更注重人才全方面培养和未来发展前景,所以目前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校企合作迫于市场需要流于表面形式,离深层次合作阶段甚远。究其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企业注重经济效益,没有利益就没有驱动力,而学校为了控制成本往往不愿意在校企合作共同培育人才方面投入过多资金,致使很多校企合作只停留于表面形式,而无实际成效。

校热企冷,企业由于市场竞争大,对于大部分高职院校来讲企业往往不会主动要求校企合作。政府及行业也没有在校企合作方面出台相关政策,致使大多都是学校为求发展、求生存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而主动向企业界寻求合作伙伴。

职业本科院校大部分是由高职院校升格而来,这导致职业技能师资力量较薄弱,特别“双师型”教师较欠缺。以往很多高职教师主要来自高校,没有实践经验,不熟悉企业业务,再加上硬件条件较弱,实验实训设施设备不足,要培养出符合企业要求的学生是难上加难。这也导致了高校在专业技术技能方面“企强校弱”现象。这也是企业不愿和高校合作的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