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融合打造特色物联网工程实训教学环境

(三)学科融合打造特色物联网工程实训教学环境

物联网技术和其他信息技术一样,发展迅猛,技术更新迭代比较快,很多仪器设备刚投入就面临落后过时的压力。如物联网工程专业实训环境建设采用传统的模式,不但成本较高、效益低下,而且会与产业应用实际脱轨。得益于电子商务的普及和渗透,线上电子产品市场比较活跃,各种行业标准的电子产品琳琅满目,尤其是常见的各类传感器和通信产品均方便采购。因此,物联网技术类的实训教学环境建设可以在校内采用“外购+自建”模式,即采购一部分基础实训设备为基础,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基本的技术技能,然后进行情景模拟环境搭建,即自行采购主流电子产品,通过编程控制,实现传感器网络集成,并进行智能家居、智慧农业、无人驾驶等方面的仿真应用。自建模式不但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节省大量的设备采购成本,而且可以促进成果输出,增强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这有助于产教更深入地融合。

物联网工程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等专业有很多共同的需求和交叉领域,物联网感知真实世界,产生的数据为大数据加工和处理提供了基础,而大数据加工的结果又为人工智能开发和传感器控制提供了精准的应用支撑。因此,应当打破信息学科群的专业边界,学科融合、资源共享进行实训环境建设,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企业深度参与技术应用型职业人才培养,甚至可以吸引企业把开发实验室建立在校内,促进专业建设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