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内容结构设计优化

(一)课程内容结构设计优化

在数学类课程学时有限的情况下,优化设置课程教学内容是必要的,尤其是数学类课程理论繁杂,在保证课程知识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上,降低课程理论深度和难度,合理整合相关内容,结合专业需求优化构建课程知识结构,实现中学与大学两级数学教学相衔接,做到内容不重复,必要知识不遗漏。课程内容更加注重基本能力的培养,课程内容的选取上遵循“保基础,重应用”的原则,强调对学生基本知识、基本运算技能的培养,不追求过度复杂、烦琐的定理推倒、计算,简单原理可以让学生通过数学实验加深理解,实验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而且知道了知识的应用。

传统数学类课程教学注重对学生进行严格逻辑思维方法的培养,忽视对学生应用数学的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职业本科院校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课程内容设置上突显出课程的实用性,课程内容选择与数学实验相结合。教学内容选择上与普通本科院校有所不同,撇开传统的教材章节顺序教学,采用知识重构教学,尽可能减少深奥难懂的内容,提倡理论知识够用即可,增加实操性强的教学内容,如线性代数课程里的矩阵与行列式这部分内容加入模型实验进行教学,设置多项式方程组、循环比赛排名模型、平面图形几何变换等内容,结合MATLAB软件实验教学,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解决了实际问题,同时也实现了“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从中接受了知识,提高了学习自信和热情,激发学生求知欲,降低教师授课难度,教学效果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