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

一、背景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作为全国首批职业本科试点改革院校,在下大力气进行应用型课程改革建设的同时,大力引进高层次专业带头人、“大师级”双师型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整体提升教师队伍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实践教学水平,以适应职业本科试点改革和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2019年8月30日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了《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教师资12条》)。《职教师资12条》明确指出,与新时代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新要求相比,职业教育教师队伍还存在着数量不足、来源单一、校企双向流动不畅、结构性矛盾突出、管理体制机制不灵活、专业化水平偏低的问题,尤其是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和教学团队短缺,已成为制约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瓶颈。《职教师资12条》更明确提出,要多措并举打造一支高素质“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具体工作举措包括:建设分层分类的教师专业标准体系,推进以双师素质为导向的新教师准入制度改革,构建以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为主体、产教融合的多元培养培训格局,完善“固定岗+流动岗”的教师资源配置新机制,建设“国家工匠之师”引领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创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聚焦1+X证书制度开展教师全员培训,建立校企人员双向交流协作共同体,深化突出“双师型”导向的教师考核评价改革,落实权益保障和激励机制提升社会地位,加强党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全面领导,以及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保障措施。

“双师型”教师的概念和定义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我国中高职院校被接受和认同,但其专业化标准和实质性内涵一直没有得到一致理解和统一界定。新升格的15所职业本科院校的老师们,特别是“双师型”教师,首当其冲地面临培养职业本科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对教师的全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