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培养“高层次、高技能”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提升课程教学水平

三、以培养“高层次、高技能”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提升课程教学水平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显著特征是“高层次”,与中职和高职的区别也在于因“高层次”而相伴的“高技能”要求。《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培养方案应突出知识与技能的高层次,使毕业生能够从事科技成果、实验成果转化,生产加工中高端产品、提供中高端服务,能够解决较复杂问题和进行较复杂操作。”对“高层次”“高技能”要求的表述具体化了,因此,必须提升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适应性和可操作性,增加实践教学课时占总课时的比例。

学校围绕培养高层次、高技能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深入企业调研,组织更新调整专业课程,根据新需求和新变化,将最新科研成果和新标准、新工艺、新规范、新材料、新技术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目前,已有200多项“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的新教学模块纳入了职业本科专业教学内容,建设了168门产教融合应用型课程、共享课程;深化“三教改革”,1+X证书试点取得成效。推动“课堂革命”,推广“岗课训赛证融合”教学模式,推进项目教学、情景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教法改革,建设一批专业群共享课程;建立专业、专业群和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突出过程考核和实习实训考核评价,校级技能竞赛制度化,取得了一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成果和教学成果,2019级职业本科学生已参加省级、国家级本科各类竞赛获奖50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