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技术》课程特点
《网络安全技术》是一门面向计算机领域相关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主干课程,围绕“懂法律、有技术、善管理”的人才培养目标,该课程因此构建了以网络安全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的知识体系,聚焦如何运用网络安全技术理论知识分析,解决网络安全工程领域的安全防护和威胁检测等工程问题,形成了网络安全发展趋势、密码学基础、网络安全理论模型、网络安全应用技术等“教研一体化”的课程内容,培养出网络空间安全与信息安全保密领域的复合型人才。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网络安全防护技术体系,掌握网络安全原理性知识和应用性技能。不同课程有不同课程的特点,也有不同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和选取路径。《网络安全技术》有其独特之处,非常适合在专业课程讲授过程中引入思政元素。
(1)《网络安全技术》课程系统性强,知识面覆盖范围广。网络安全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密码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数学、数论、信息论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系统性学科。网络安全相关的知识既包括一般的原理性知识也包含特定算法、协议、行业标准、法律法规,还包含操作技能、网络编程以及工程实践等等。我校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还增加了云安全、大数据安全、物联网安全等网络安全技术趋势发展相关的内容拓展。
(2)《网络安全技术》课程更新快,内容和体系结构日新月异。随着大数据、物联网市场的快速增长和5G技术的推广应用,网络攻击和防范手段不断升级。网络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网络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持续拓展。网络安全技术更新快、知识密集、发展迅速、政治素养要求高,其课程的讲授应与时俱进、笃行日新,尽可能地紧跟网络安全技术发展的动向。我校的《网络安全技术》课程的实训模块采用活页式教案册的模式,能为教师紧跟信息技术的发展步伐调整教学计划提供更多便利。
(3)《网络安全技术》课程双刃剑效应,对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提出了更高要求。当今大数据时代,网络安全关乎国家安全,利益驱动互联网黑色产业链出现。网络安全技术课程所涉及的技术,如口令破解、欺骗攻击、WEB攻击等,很容易滑向犯罪边缘,正如中国网络空间战略研究所所长秦安教授认为,网络攻防转换很容易,正与邪的转化也在一念之间,因此《网络安全技术》课程的思政教育尤其重要。既要让学生对课程感兴趣,学好技术,有技术傍身;又要让学生有极强的法律意识,把握好法律底线,用好技术,让网安全技术这把利剑施展正面良性的优势。
(4)《网络安全技术》课程“理实”结合紧密,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工程实践要求高。《网络安全技术》的课程体系不仅涉及概念、原理、技术等理论,更包含技能实操和工程实践内容,融理论、技术、实践于一体。学生可以通过亲自设计网络安全方案、自己动手配置网络安全设备等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我校学生通过参观、实地探访本省知名网络安全公司的方式,更好地理解网络安全工程师的工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