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社会层面
2025年08月10日
(二)社会层面
1.受我国传统观念的影响
我国传统观念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种学而优则仕、官本位的传统观念极大影响了现代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人们普遍认为,只有通过普通高等教育获得高学历才能找到收入可观、有社会地位的工作。这种传统观念导致社会上对职业院校存在偏见,进而对职业院校教师产生偏见,这种偏见势必影响职业院校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获得。当时在选择高中和职业本科院校徘徊的我,也是分析了很长一段时间,身边的领导说职业院校的学生水平还不如我们的高中生,你任教过程中是无法体会到教师的快乐的。从他们的思想观念中就可以发现,职业院校出来的学生社会地位是比不上普通高等教育毕业出来的学生,因此,职业本科的教师又如何在社会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又如何从这份职业中收获职业幸福感。
2.事业单位改革步伐加快引发教师的焦虑
受传统观念影响,每个人觉得有份事业编制的工作是件幸福感爆棚的事情,所以无论是青年思政课教师还是有丰富经验的教师,都会选择跳出职业本科的圈子,尤其是民办职业本科。2011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其中规定,2015年要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到2020年,要建立起功能明确、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由此,新一轮的事业单位改革全面启动。在这样的背景下,青年思政课教师们又纷纷心动了起来,大家都想着去争抢国家给予的各种机会,都想去争抢这一个个“铁饭碗”,导致在职业院校的青年思政课教师流动性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