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和实践教学融合海南海洋经济特征

(二)课程设计和实践教学融合海南海洋经济特征

1.课程设计导向

该课程设计要以职业为导向,教师将船舶管理的实践技能贯穿到教学过程当中去,将船舶管理的流程、轮机管理工作中的职业素质作为重点引入理论和实践教学,让学生潜移默化受到影响。该课程讲授过程中始终要将国际航运行业的发展和国际船员的需求和能力要求作为课程设计的重点,帮助学生了解海南省海洋经济的重要性和区域航海事业发展的局势,让学生深入了解当前国际和地区的行业的现状,培养他们对航海事业的兴趣,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有着清晰的定位和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成长路径。

2.OBE+工作任务的课程设计

OBE就是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是英语单词Outcomes-based Education的缩写,OBE教育的四个步骤,即制定教学大纲、确定教学方法、评价学习结果和应用学习内容。该理论的核心就是确定学生学习的目标,围绕目标来组织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非常强调教师对该课程所达到的目标。依据最新的《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国际海事组织海员行为示范—值班轮机员》《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培训大纲》等分析值班轮机员的职能、工作任务。经过工作任务教学化,船舶管理课程的知识A1、能力A3和素质归纳总结为8个知识模块32个单元,5个技能要20个单元,5方面的素质A3,模块和单元按照布鲁姆教育目标加以区分。举例:知识目标A11.掌握船舶结构与适航性控制1.1.辨认船舶主要构件和各部件;1.2.描述船舶构造设计与特点;1.3.解释船体强度;1.4.分析船舶适航性;1.5.分析与计算浮性、稳性、抗沉性。能力目标A21.保持船舶的适航性1.1.分析各种船舶结构图的能力;1.2.操作燃油系统、滑油系统、压载水系统和其他泵系。素质目标A31.履行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2.具有集体(团队)责任感和集体(团队)参与意识。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4.具有信息素养、工匠精神。5.具有创新思维。限于篇幅其他知识和能力的内容和编号在此不列出来。然后把具体的52个知识和技能单元,按照教学任务工作化方法归纳到4个学习任务(情景)。船舶结构与适航性控制;国际公约及国内法规监督与控制;轮机值班及机舱资源管理;轮机设备维护、修理及故障诊断。下表1“船舶结构与适航性控制”就是4个学习任务的第一个,其他3个任务不逐一展开,但模板是一致的,不变的是形式,变化的是内容。

表1 船舶结构与适航性控制

续 表

3.构建“三元”互动的产教融合模式

“三元”互动就是课堂、实践和企业的融合。“三元”互动重点在于教师与企业共同开发教学内容,建立企业和学校实训条件和资源的共享。企业接受在校学生的实习,学校同样可以接受企业员工的在职教学和提升。具体的方式有:邀请海南省航海企业行业专家参与专业人才方案和专业课程标准的制定;邀请优秀的船员进行专业报告;建设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共同开发校企教材;提供学生实习和实习场地;教师培训;企业员工和在校学生之间的职业技能比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