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本科土木工程专业《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探讨

职业本科土木工程专业《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探讨

朱晓轩

《工程经济学》是土木工程的专业基础课,48学时,理论教学20学时,实践教学24学时,开设在大二第二学期,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工程经济学主要研究如何运用经济学基本原理提高工程效益,是一门工程与经济交叉的课程,具有探求工程技术先进性与经济效果合理性最佳结合的特点。开设《工程经济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经济意识,构建市场经济观念,使其具备从经济的角度选择最优技术方案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工程经济学作为一门综合经济知识学科,主要研究通过工程技术来实现投资盈利和经济增长的分析、评价和决策方法。由于工程经济学与其他课程联系紧密,与工程项目投资与融资、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等课程的部分内容重复,必须整合工程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在课程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上,使其与其他课程相协调。在课程教学内容安排上,选用合适教材及教学大纲,目前工程与经济问题不断发展,工程经济学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在时间安排上要先于其他相关课程,例如项目管理、招投标、企业管理、设备管理等。此外,工程经济学不仅要有理论课,还要有实践实训课。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更加注重面向社会、面向市场,注重工程实践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而课程体系对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培养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原有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中,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未能得到足够重视,土木工程课程体系中没有充分体现工程教育的特色,难以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因此,随着地方高校专业转型试点改革的进行,应及时调整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具有较强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土木工程人才为目标,重新构建体现应用型特色的课程体系就显得非常必要。应用型人才承担的主要任务是将科学原理、发明创造或已知规律应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其培养教育是一种专业性通才教育,既强调学生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储备,同时也要使学生具备步入就业岗位的素养与能力,即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这与普通本科高校培养学术型、研究型人才的目标不同,传统的本科教学模式自然也不能照搬套用。

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出发,工程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可以界定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工程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具备一定的经济思维和市场意识,培养学生运用相关原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本文结合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对工程经济学课程在应用型教学方面的思路做一些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