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课证融合”培育模式研究

职业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课证融合”培育模式研究

景茹 徐波

职业本科定位在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开展职业素质教育为基础,最终教育层次达到等同于专业型学士水平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职业本科教育培育的人才最终面向服务地方产业和区域经济,培育目标是让学生能在高校学习结束的同时可以迈向正式的工作岗位,不像其他平行本科那样需要漫长的过渡期。因此,职业本科院校学生培育模式将打破现有的框架,没有既定的模式,需要重新量身制作。

职业本科计算机专业学生培育模式中“课证融合”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计算机类专业按照目前的发展可以分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等专业。教育过程应注重熟知学科基础知识、精通专业方向技能、斩获专业方向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最终达到职业特色突出、综合素质强的培育目标。职业技能证书是反映学生对自己职业方向发展更专业、更具能力的有力证明,因此,职业本科院校对学生进行“课证融合”培育模式是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体现学生职业层次能力的有效路径。本文通过充分研究各个专业领域技能方向及职业本科区域性特点,深入思考能将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深度融合的对接方法,探索“课证融合”教育模式快速实现的有效实施路径及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