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结语

五、结语

“应用数学”是理工科类专业的基础必修课,课程学习后要求学生具备应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能创造性地应用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应用数学”课程突破了传统数学注重理论忽略实践的教学理念,本着理论知识适度够用的原则,将深奥的理论知识融入和应用到真实的数学问题中,以数学模型为载体,通过“咨询,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的工作过程,学生不仅学会了理论知识,而且具备了基本职业能力。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应用数学”课程实践教学,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整个过程是围绕“教中学,学中做,做中学”进行的,锻炼学生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学习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注重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培养。“应用数学”课程的学习能为学生后续学习专业课程奠定良好的数学基础,为企业培养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①于颖,宋云燕,王海霞.高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建设与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5(18):87—89.

②陈中耀.高职院校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困境与对策[J].机械职业教育,2018(2):23—25.

③熊倚,李尚群.面向智能化时代的职业教育课程转向[J].职教论坛,2018(2):54—57.

④姜大源.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结构逻辑[J].教育与职业,2017(13):5—12.

⑤吴全全,闫智勇.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范式的内涵与特征[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15):57—64.

⑥张晶.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探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17):50—52.

⑦李晓峰,左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建设研究[J].职教论坛,2012(21):15—19.

⑧熊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职教课程开发:过程与特点[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5(1):112—115.

【注释】

[1]本文为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以学生满意度为诊断依据的职业本科数学类课程教学改进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90101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