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双师型”教学队伍建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供应链管理课程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意识,而对于这项课程学生应该掌握以下方面的知识:首先,要懂得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的市场竞争背景,另外对于一些专业性的概念,例如供应链或者是供应链管理等等,都要去区分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和不同。其次,对于企业在进行供应链设计时,要注意的问题以及进行供应链管理时要面对的问题等等,学生们都要有大致的了解;在不同的产业过程当中,企业如何实现自身供应链的优化管理,并且在以后的发展过程当中,供应链要如何作出转变和优化,这都是高校课程在讲授过程当中需要进行深度讨论的。教师在讲课的过程当中,也可以通过引用一些新型的管理文献和著名的文章等等,使学生明确物流专业和供应链管理之间的关系。老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和操作能力,使学生在步入企业以后能够快速地实现自身专业知识的应用。
教师应与企业形成紧密相连的关系,教师利用假期和闲暇时间到企业进行调研或者顶岗实习,熟悉企业运营的每个流程。学校应经常邀请企业人员对教师进行培训组织学术活动,有计划地选送教师深入物流企业进行调查和学习。学校应根据总体计划安排,结合教师的具体情况,分期、分批选派青年教师到企业顶岗工作和挂职锻炼,深入实训基地,解决理论型教师专业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提高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教师能及时掌握物流行业的新动态。
教师每年深入行业进行调研,根据企业当前情况与企业人员进行行业交流,将学生作为企业重点培养的人才,重视学科建设,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培养教师解决实际工作中难题的能力。通过企业的难题,让教师走出去,到企业中去寻找课题,帮助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具体技术问题,将难题转化为教学课程的一部分,寻求解决方案,通过“研”这根纽带把产、学双方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增强学校在产学合作中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