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制定职业本科课程标准
学校正在组织制定职业本科应用型课程标准,提出要遵循创新性和系统性原则,对各职业本科专业的应用型课程要进行系统性设计,要涵盖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知识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要遵循能力发展原则,以突出能力培养为主线,通过知识积累、技能积累实现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能力培养目标;标准要满足于、适用于本专业所服务社会行业领域的质量发展需求。教学内容与行业企业岗位需求相适应,使教学的内容与最新的科学原理、技术创新、信息化、智能化、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操作技能相一致。
提出了职业本科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应在课程概述中叙述本课程改革的背景(社会需求调研)、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介绍课程目标,描述各部分的相互关系;确定课程内容标准,描述内容对目标的满足度和时效性及活动建议,实施建议等。其中,内容标准是《职业本科课程标准》的核心,以满足于、适用于本专业所服务社会行业领域的质量发展需求为职业本科课程建设标准。
提出了职业本科课程标准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1)不能照搬普通本科学科教育的课程标准。普通本科进行的是学科教育,是以知识为主的,培养的是研究型、教学型或研究教学复合型人才。因此,要有别于学科教育的课程标准,不能照搬普通本科学科教育的课程标准。
(2)不能是高职课程标准的简单复制。要根据高职、职业本科不同层级职业人才的规格差异,围绕职业本科人才规格定位的要求,来开展职业本科应用型课程标准的研究和制定,以满足职业本科人才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
(3)在教学方式方法选择方面可以是多样性的。因专业课程不同,课程实践条件环境不同,教师在教学方式方法的设计中,可选择模块化教学、项目化教学、情景教学、教学作一体化教学、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模拟仿真教学、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等多种方式方法。
提出了在职业本科课程建设中9个问题:
(1)去什么企业行业进行了调研,调研了什么内容?
(2)怎么贴近岗位需求增加了什么教学内容和实训内容?
(3)在新增的教学内容和实训内容中有“三新”(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内容吗?举例,具体有哪些?
(4)所建课程的课程目标与专科和普本有何区别?
(5)本门课程的课程设计怎样体现“理实一体、知行合一”理念?
(6)用何种方式方法教学?(如:模块教学、项目教学、教学作一体化教学、工作过程一体化教学、“互联网+”、情景化教学,“教中做,做中学”、“课训赛结合”、“课(课程)培(培训)考(考证)相结合”、工学交替、旺工淡学)
(7)本课程的课程目标,对高层次技术技能的专业培养目标起什么作用(支撑作用)?
(8)围绕职业本科课程为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这一目的服务,在教材、实训仪器设备等方面有何要求和措施?
(9)如果本课程与学生技术技能培养关联度很大,培养的技术技能比专科高在什么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