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设计思路

(四)设计思路

根据课程具体教学内容和性质的差异,每次课程的教学过程设计也有所区别,整体包括:温——旧知、明——目标、知——原理、识——工艺、辨——结构、熟——操作、晓——创新、拓——视野、找——不足、通——岗位、铭——思政等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其特定的目的,每次课程的教学内容、形式等不同,所选的环节也不同。本门以工作过程导向,利用“虚拟现实仿真工厂”及“炼油仿真工厂”,结合自建的信息化教学平台,将企业场景引入校园。

1.课前:主要是布置分配任务

【明——目标】教师将本次课程的教学资料“操作手册”“任务单”及PPT等教学资源通过微平台“培训学习”模块推送给学生并下发任务;通过“任务分配”模块,分配本次课程各小组的具体任务;推送后,学生的“微信端”会收到提示,按照任务提示,完成相应任务、下载教学资源。

【晓——创新】通过“知识百科”模块推送相关行业消息,使学生拓展思路,接触行业最新动态。

【探——基础】设计调查问卷或其他形式互动,通过“问卷调查”模块推送给学生,了解学生的基础。

2.课中:主要是完成任务并进行总结

【温——旧知】通过提问、“抖音PPT快闪”、展示小组成果、“翻牌子”的小互动,回顾上节课内容。

【拓——视野】通过案例、行业最新动态等引入本次课程。

【明——目标】介绍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及学习方法,通过弹幕、问答、调用后台数据等形式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通——岗位】播放课前制作的“企业连线视频”,请一线员工介绍本次技能的应知理论,同时利用互动平台结合视频连线的内容开展“课程互动”,该互动内容与课前“问卷调查”主要内容相关,视频结束后,分析统计互动结果,与课前调查进行比较,让同学们自己发现对该部分内容认识上的不足。

【铭——思政】介绍与本次课程岗位相关的案例、事迹等,逐渐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知——原理】教师介绍课程的理论内容。

【识——工艺】、【辨——结构】根据提示,小组讨论完成“任务单”(“任务单”已于课前推送,各小组也可提前准备);学生在微信平台的“考试测评”模块中提交已完成的“任务单”(手机端、PC端均可提交,可将“任务单”拍照或直接提交word文档);生提交的“任务单”平台会自动发送至授课教师及企业指导微信端,教师及企业指导可直接在微信平台阅卷,并进行现场核查。

【熟——操作】学以翻转课堂、角色扮演、示范操作等形式,进行现场操作。

【找——不足】操作点评,教师点评后,小组讨论,操作时的不足;课程总结与布置作业,通过微信平台“考试测评”模块,推送“交接班记录”。

3.课后:主要是课堂再造与延伸及完成课堂中布置的作业

【通——岗位】完成作业“交接班记录”,该记录包括了,本次操作的主要设备、操作方法、主要参数、运行状况、安全状况等相关内容;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

【找——不足】课堂再造,教师于互动平台上传完整的直播视频,便于学生复习。

【拓——视野】推送行业最新动态、拓宽学生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