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国际化师资的引进

一、加快国际化师资的引进

国际化师资引进是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和学科建设的重要途径,通过引进可以进一步增强教师队伍的活力,更好地服务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

海科院自办学以来,不断加强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引进在国外留学的硕士、博士或在国外工作过的本土学者或管理专家。学校的学者和管理专家有近60人有欧美、俄罗斯、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国的学习经验。二是从国内高校或企业引进具有在国外学习和生活经历的教授、副教授、管理专家和双师型教师。

这些人才的引进,无论在学校管理还是在教学和科研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学校管理方面,现任党委书记焦解歌教授(原海南医学院院长、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曾在美国做过高级访问学者;副校长周兆德教授(原海南大学副校长、常务副书记、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博士生导师)曾在美国做过高级访问学者;副校长陈宗华教授(原海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海南省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专业硕士生导师)曾在美国留学两年,获南达科他大学硕士学位;云龙校区副校长刘忠民(原吉林大学体育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在日本留学8年,获早稻田大学博士学位。这些教授把国外所学到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方法运用到自己的管理工作之中,有效提高了民办高校的办学水平。例如,焦解歌书记和云龙校区刘忠民副校长为云龙校区健康管理和护理专业建立了一支中外合作的国际化的研究团队。他们以项目带团队的方式,利用开展海南省科技厅批准的“海南省老年健康管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筹建机会,邀请了早稻田大学脑科专家内田直教授和日本东北福祉大学健康管理教授数见隆生来校合作研究,聘请了海南医学院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教授和海口市几所医院的临床专家共同参与课题研究,这些受邀请的专家或学者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实质性的帮助。

以上引进具有国外留学背景的校级管理者同时担任了本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他们发扬伯乐精神,甘为人梯,为青年教师成长铺路搭桥,支持并鼓励中青年教师报考定向培养博士或硕士研究生,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使其成为学校的骨干教师。并以点带面,全面提高学校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水平。在教学和科研方面,我校先后从俄罗斯、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国引进一批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归国青年教师,他们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王林老师是我校从俄罗斯国立体育大学引进的归国博士,他把在俄罗斯积累的经验和教学理念,结合国情和校情,推进海科院太极养生教学、受到师生的广泛认可和欢迎。同时,结合教学实践,科研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2017年晋升为副教授。

此外,我校依托海南省自由贸易区人才引进政策、招聘专场策划资源及省教育厅人才引进战略规划,赴北京等省外高层次人才聚集地区举办现场招聘会,或直接进入知名高校招聘人才,并将人才需求通过有关新闻媒体、人才网站、海外引才联络站和海外高校等渠道进行宣传发布,吸引海外各类人才进校。采取“招聘+培养”建设模式、“学校+企业”共建模式、“专职+兼职”双轨模式,灵活吸收各行业的海外优秀人才,同时针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制定了相应的福利待遇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