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本科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职业本科院校拥有自己的特点,思政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并结合学生的专业特殊性,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提高课堂抬头率,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第一,聚焦价值引领,打造“立德树人”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讲到,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运用“互联网”思维破题新形势下的思政工作,依托新媒体开展网络育人。②在思政课堂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新媒体教育新阵地的引领作用,在关注时事热点和专业领域知识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兴趣领域,寻求思政课课程内容与之的相连性,融入思政课堂,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抬头率,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从而提高立德树人的效果。
教师应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热点话题,将其融入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客体能动性,关注学生的心理活动,了解学生对于思政课的需求,课程标准与思政课相契合,才能让思想入脑,让情感入心。在此之下,教师与学生之间搭建沟通桥梁,形成师生心灵互通,拉近彼此距离,增加彼此信任感。并鼓励学生发自内心地踊跃发言,发现学生的思想变化情况,精准把握学生的思想问题,教师才能够顺利地引导学生,将学生问题和课程内容相结合,从而促进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
第二,创新教学模式,提升课程趣味性。要想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自始至终贯彻到思政课中,必然要创新其教学模式,建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职业本科院校与综合性本科院校在培育方向上存在差异,职业本科院校培养的是技术型人才。所以,思政教师要改变传统唯知识论的教学模式,要通过多彩的课堂活动和丰富的讲授内容,增加课堂的教学趣味性,从而提升教学效能。
不断探寻新的教学策略,使教师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增加课堂趣味性,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学生成为祖国合格的接班人。教师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寻求具备自主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教学策略。只有自主性的教学策略,才能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主动分析问题和主动解决问题,进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只有实践性的教学策略,才能充分发挥职业本科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其真正进入到思政课课程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只有开放性的教学策略,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开发学生的创新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拥有自主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教学策略中进行教学工作,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愿意参与课堂,认真学习;只有学生认真学习,教师才能够引导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只有教师成功引导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才能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个人发展;只有提升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才能够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第三,融入专业知识,扩充有效性知识。1859年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塞(Spence,R.)提出了一个经典的问题“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个问题将人们引向了知识分类学,通过一百多年的研究,结论五花八门。但是在众多答案中,只有英国哲学家赫斯特(Hirst,P.H.)的答案进入了知识的内在结构。③此后,知识就开始从静态知识转向动态知识。而思政课虽然是一门理论课,但是从未是静态知识的传授,而是将静态知识转向为动态知识。而要想将静态知识转化为动态知识,就对教师和学生发出了挑战。不仅要求教师充分结合案例,让知识活起来,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对知识进行重构,使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针对职业本科院校的特殊性,要求思政教师不仅要增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并且还要了解学校已有的专业方向的热点话题和相关背景知识。在热点话题中,从不同视角与学生一起进行分析。在此类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主客体关系进行有效转换,教师虽然作为课堂的主导者,但是在课堂内容讲授时,涉及学生专业知识的部分,则由学生负责解答。这时,教师既是课堂的主导者,也是课堂的提问者;学生则作为课堂的主体,负责答疑。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透过专业知识发现并感悟思政课与专业课之间的密切联系,减少课程之间的距离感,消除思政课只可远观的错觉感。在此基础之上,教师进一步对学生进行反思性引导,使学生对知识的内在结构充分把握的同时,最重要的是能够对知识进行反思,反求诸己,赋予知识意义,使学生意识到学好思政课有助于在未来工作岗位中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够永葆初心,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建设者之一而自豪骄傲。
总之,职业本科院校承载着国家对职业院校的改革希望,要培养出具备大国工匠精神的职业人才。人才兴,则国家兴。这一代青年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之际,正是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之时,则当下对这代年轻人的教育则是重中之重。根据社会的发展,时代的需求,教育必然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高校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目的的主要路径之一,肩负着思政育人的重要任务。因此,职业本科思政课要做到聚焦价值引领,提高有效性教学,培育好“时代新人”,为祖国储备后备力量贡献一己之力。
参考文献:
①冯刚,陈飞.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治理架构与实施路径[J].思想教育研究,2020(7).
②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8.
③郭元祥.知识的性质、结构与深度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