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层面: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2025年08月10日
(四)制度层面: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要想创新会计专业教育模式,创新和应用相应的实践机制是很必要的,而要想创新实践机制,必须发挥人的作用。只有在联系事物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明确事物普遍性和特殊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实践中的很多问题。在高校会计人才机制创新过程中,我们只有明确人才培养中的矛盾和问题,处理好学生和教师之间的问题,才能培养出足够多的高素质会计人才。一方面,学生是会计教育中的客体,每个学生的性格、爱好、知识掌握程度、需求等都是不同的。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会计专业教学机制,明确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才能真正实现差异化会计教学目标。另一方面,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在实际教学中,必须注重对相关知识的学习,不但要学习会计监管和市场发展方面的知识,而且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打造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与此同时,教师必须设置具备科学性和创新性的会计课程。当代高校会计人才课程应该是多元化和具备开放性的,不仅要具有稳定性,还要具备动态发展性。教师要以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和思维水平提升为目标,从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技能发展和素质提升等方面入手更新课程,在考试科目设置方面,教师不但要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的讲授,还要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