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经验推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

一、借鉴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经验推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及90年代初,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推行了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思潮,先后根据能力本位职教思想重构了国家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系统设置一到六级职业资格证书,无论何种学历步入职业领域都需要有相应的职业教育资格证书。加拿大在职教教育所推行的是CBEM(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 Model),即“基于职业综合能力的教育模式”。该模式立足于课程改革,将教学内容进行重组,着力于教学的实践环节,大力主张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其中在其教育模式中最重要的是DACUM(课程开发),其主旨在于从社会实际需求出发,与用人单位合作,以科学、高效、经济的分析确定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能力,从而设计出相应的专业教学计划、大纲、方法以及教材等等。德国所推行的是“双元制”职业教育方式,其指的是校企合作,以学校作为实施平台,让学生接受企业技能培训的同时,也在职业学校接受相应的理论学习和实习实训。双元制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职业活动为核心,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国外的职业教育培养形式各不相同,但主旨任务是切实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保证学生能适应未来企业的发展要求。

我国在职业院校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是对职业院校现有培训体系的突破和完善,能有效解决“教学脱离实际、专业脱离职业、学生脱离岗位”等难题,真正意义上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社会影响力,架构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激发高职院校学生专业学习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