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学方式,守好课程思政的“主渠道”

(三)创新教学方式,守好课程思政的“主渠道”

深入研究职业本科院校学生的特点,通过讲述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典型人物、典型事迹、典型价值观案例,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政治、娱乐、科技等方面的时事等方式,引导学生不断增进对党和国家的感情。按照课程特点探索运用注重启发式、融合式、讨论式、情境式、角色扮演式、榜样示范式等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断提升课程思政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①代德伟,蔡云龙.新时代高校工科教师实践课程思政的逻辑与路径[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20,24(5):57—61.

②杨勇,商译彤.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体系建构的价值、取向与路径[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4(5):71—76.

③李华京,陈超群.工匠精神培育目标下高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路径研究[J].南方农机,2020,51(19):140—141.

④孟庆瑜,阴冬胜.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N].人民日报,2021-06-08(013).

⑤周叶中.提升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N].人民日报,2021-07-28(007).

【注释】

[1]本文为本论文是海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背景下职业本科培育大国工匠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Hnjg202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