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统高校教学督导制度的理论研究滞后
我国的高校教学督导制度,是从西方引进并逐步发展起来的。教学督导理论研究中照抄照搬的印痕很重,理想化的成分很多,目标预期值很高,对适应我国高等教育的国情、校情研究得比较少,尤其是对社会科学和理科、工科这些不同学科,不同课程授课标准的评价千篇一律,设定评价条件教条僵化,不能准确地反映教学预期效果的真实性,因此,高校教学督导制度的理论研究还不系统、不成熟,它滞后于执行过程中的督导实践,而从教学督导的工作经验的积累判定,高校教学督导制度也缺乏可操作性很强的督导实践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