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课程特点与教学现状

一、物联网课程特点与教学现状

物联网技术是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移动数据网或专门网等通信载体,通过信息载体将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技术。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专业课程体系分成4类:数学与自然科学类、工程基础类、专业基础、专业课。

根据物联网技术的定义可知,其所覆盖的学科内容包括传感,通信,网络,计算机处理以及智能系统等多项技术,表现出综合性学科特征,因此对应的课程内容方面也会涉及较为广泛的知识面,有着更加广泛的应用范围,对应的项目有着更强的实践性。关于物联网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应当以工程教育专业培养指标点作为具体的方向,这考验着每一位任课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本文选择物联网课程培养指标要求的达成作为课程内容改革的重要方向。并提出将CDIO理念应用于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首要任务是以专业培养指标点完成课程指标点的设置,随后完成课程内容知识点和课程指标点的一一映射,其次,在课程指标点的基础之上完成相应知识点,项目教学方案的制定。并结合CDIO教学理念,以具体的案例项目作为依托,完成专业指标点的教学任务。以结合工程应用的方式,具体选择“基于ZigBee技术的温泉水温监测系统”的案例项目,分别从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四个环节探讨CDIO教学理念的具体应用和实践操作。并采用过程性评价和考核结果的方式探讨CDIO教学理念对于物联网课程项目教学所产生的积极作用,能够显著提高学生关于课程专业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运用时间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创新以及动手能力,具有支撑工程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实现的作用。现阶段关于物联网课程的专业知识教学以教师讲授知识点和学生被动接收模式为主,课堂完全由教师主导,无法刺激学生关于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很难实现工厂教育专业相关标准的要求。教学现状主要包括:

(1)师资力量薄弱。作为任课教师,应当时刻保持物联网技术知识应用的学习和更新,尤其是5G时代的到来,更加快了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作为该专业的任课教师,就必须保持对于最新技术的密切关注,如此才能够保证授课质量,从而提高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然而,实际情况是许多教师仍旧停留在传统的知识储备层次,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更缺少关于新技术和新知识的涉猎。

(2)缺少对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执行。许多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所教授的知识内容并不符合工程教育专业标准内容,并未设计明确的教学目标以及规范性的培养体系。多选择按部就班的方式针对教材内容进行讲授,并且在讲述过程中也未设定明确的目标指引,影响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效果。

(3)教学方式陈旧,缺乏教学项目案例。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都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并未体现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因此无法保障学生对于专业知识学习的热情。在考核形式上也以试卷的形式为主,多考查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记忆情况,而并未关注学生对于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缺少对于实践教学内容的应用,学生的创新和动手能力无法得到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