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本科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力量是高职本科专业应用技术创新和高端技能型应用性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师队伍尤其是普通本科衍生型本科职业教育的教师队伍,其困境突出表现在“双师型”教师来源结构不合理,尤其是校门到校门的尴尬,不仅缺乏任教经验和社会生活的经历,尤其缺乏职业或职业教育工作的经历。而国外,如FH大学的师资队伍建设非常严格,需“双师型”。教师分为教授、讲师和实验工程师;教授要有博士学位,还得拥有担任企业部门经理级以上职务两年以上的工作经历;讲师一般由企业的工作人员兼职,拥有最新的企业实践经验和企业发展动态知识;实验室工程师也须为同专业毕业且获得相关的工程师资格。相对来说,FH学校或者说国外一些好的职业高校的师资企业背景雄厚,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因此,我国本科职业教育,尤其是普通本科衍生型本科职业教育须做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出一大批技术、理论水平过硬的教师队伍。本科职业教育院校,一方面以应用研发项目为引导,以科技创新平台为载体,通过培养、引进、流动等措施,优化师资配置;另一方面可积极尝试加强与企业合作,派教师到企业锻炼,来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同时让教师参与企业课题开发,进一步增强专职教师的研发能力,让教师们将更多的理论付诸实践。在政策指引下,加强并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模式,高薪聘请一些优秀的企业技术人员以及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级管理人员来校兼职或指导,进一步改善师资队伍结构,打造一批“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①梁艳清,杨朝晖,侯维芝.关于发展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几点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26):5—7.
②代承霞.本科院校高等职业教育路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41):239—240.
③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2014-5-2.
④胡如祥.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机械制造,2015,44(4):77—79.
⑤俞建伟.高职本科教育发展的国际比较及启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4):7,32—35.
⑥丁以喜.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推进联合培养四年制高职本科教育试点项目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12):41—42.
⑦卢崇高,季跃东.高等职业教育理论探索与实践[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134.
⑧马必学.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基本问题研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68.
⑨王明伦.发展高职本科须解决好三个关键问题[J].职业技术教育,2013(34):12—15.
⑩涂向辉.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及其内涵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7):15—20.
⑪李炳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解析[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71—73.
⑫段静毅.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6).
⑬徐立清,崔彦群,胡浩亮.长三角地区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研究[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4(4):94—99.
⑭潘济华.独立学院转型发展中面临的专业建设问题与对策[J].广西教育,2016(2):110—112.
⑮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EB/OL].http://job.kmust.edu.cn/u/cms/www/201601/06110041flix.pdf2016-1-8/2016-8-9.
⑯高晓格,张雪源.试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1):6—7.
⑰梁卿.基于专业建设的本科职业教育发展路径[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15(3):15—17.
⑱巩建闽,萧蓓蕾.基于系统的课程体系概念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2(6):102—106.
⑲张良.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建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11).
⑳秦宗槐.论高等职业教育教材改革与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11(8):89—91.
㉑李洁.高职院校教材建设的思路及创新[J].当代职业教育,2012(6):72—73.
【注释】
[1]本文为2016年度海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探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实现形式和培养模式——以海南科技职业学院为例,研究工学专科升本科职业教育的实现形式和培养模式”(编号:Hnjg2016ZD—29)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