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学生全过程数据采集,合理分配学生角色,构建多元评价体系,给予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
针对重点难点,以职业为本位创建的多元评价体系,学生的课程参与过程,累计学习时间、通过率等量化统计,为评价提供客观依据。通过智慧树互动平台,对学生每次考试、学习、课程的完成情况进行统计。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学生小组的组建到分工,均需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及兴趣特点。通过设计闯关游戏、调查问卷、总结互动等,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进行训练,分配给学生不同的岗位。实训操作结合企业工作时的班组,通常将小组成员分成四类,第一类是组长,需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协调团队的成员,对各成员进行分工,具有一定的领导能力和群众基础。通常在课程互动中表现活跃的学生,又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可以适应这一类岗位。第二类是内操岗位,适合理论基础较好的学生,这一类学生日常生活中,可能比较内向,不善于表达,但是对事物的发展和规律却都有自己的认知。第三类是外操岗位,适合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生,这一类学生平时的理论学习较差,但动手能力比较强。最后一类是安全岗位,适合善于总结的学生,这一岗位是非常重要的,适合逻辑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够对危险进行预判,并能够总结出避免事故发生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