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结论
综上所述,化学反应工程课程的教学过程要结合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多样性的实践教学是教学效果提升的重要手段。本文从课堂教学、仿真教学、实验教学、实习教学、科研活动等方面阐述了实践教学的实施和作用。各种实践教学不仅巩固了化学反应工程理论教学所讲授的专业知识,而且对于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作用显著,是作为应用技术型学院的我校需要重点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全面而扎实的学生是现代化化工企业所需求的人才,也是化工行业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①李培根,许晓东,陈国松.我国本科工程教育实践教学问题与原因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1—6.
②张怀红,严新,黄连荣.化工类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广东化工,2013,23(40):194—195.
③朱开宏,袁渭康.学术上有深度应用上有价值—化学反应工程分析课程教学的回顾与思考[J].化工高等教育,2004(3):34—35.
④朱炳辰.面向21世纪《化学反应工程》教材的框架设计和内容选择[J].化工高等教育,2002(1):84—86.
⑤刘生鹏,吴元欣,丁一刚,等.多媒体组合教学与化学反应工程教学改革探讨[J].化工高等教育,2008(5):53—59.
⑥王桂霞.《化学反应工程》教学实践总结[J].中国科技信息,2011(3):202—203.
⑦邹丽霞,花明,黄国林,等.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复合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化工高等教育,2008(1):15—18.
⑧朱静,宋育红,赵文凯,等.浅析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改革[J].化工时刊,2009,23(1):74—75.
⑨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筹)秘书处.工程教育认证工作指南(2013版)[Z].
⑩杨梅,吴菊,金俊成,等.应用型本科院校化工类课程设计学生能力培养[J].广州化工,2015,43(3):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