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2014年5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引导普通本科向应用技术型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2014年6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到高等职业教育,在办好现有专科层次高等教育学校的基础上,发展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培养本科层次职业人才。2019年2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该方案中明确要求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完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近年来,中国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完善,部分优质高职高专学校陆续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院校,职业本科院校得到发展。2021年1月,教育部印发的《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试行)》中提出了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设置的各项标准,其中在专业设置方面指出,职业本科院校要对接国家和区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设置专业,有3个以上专业群,原则上每个专业群含3—5个专业,建立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机制,专业(群)结构总体合理。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专业布局在数量多寡、冷热程度、服务面向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性,大多呈现多科专业群协同、工科类专业群引领、应用社科类专业群驱动等布局模式下的特定专业布局,专业设置随产业动态发展机制有待进一步灵活,专业群结构有待进一步完善。总体来看,部分新升格的职业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中存在专业方向与市场脱节、专业设置缺乏独特性和专业设置路径凸显固化承接性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