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EA)或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代替手捻针进行针麻镇痛的优选条件

3.电针(EA)或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代替手捻针进行针麻镇痛的优选条件

(1)手术开始前30 min开始电针或TEAS刺激。

(2)波形选择2Hz/100Hz交替的疏密波。

(3)通用穴位:上肢为一侧合谷/劳宫,下肢为另一侧的足三里/三阴交。

(4)电刺激强度决定于患者对电刺激的敏感性。如用电针:强度范围为0.5~5.0m A,以患者能接受的程度为准。如用TEAS:强度需根据皮肤电极的面积而定(一般为16 cm2,最小1 cm2)。预先测定穴位的感觉阈值(开始感到微弱的刺激时的刺激强度),上肢一般为3~5m A,然后将穴位刺激的强度设定为阈值的两倍,即6~10 m A,也可以根据个人的耐受能力增加到阈值的3倍,即9~15 m A。下肢穴位感觉阈值一般为5~6m A,因此可将穴位刺激的强度设为10~20m A。但真正用于具体患者的电流强度,应根据患者当时能接受的高限而定(患者本人感到舒服为准,如再加大电流就会感到不舒服)。

(5)手术进行期间是否继续应用电刺激,存在不同看法:有人认为手术期间中枢神经系统已被麻醉药品麻醉,丧失功能,因此不必再行刺激;有人认为针麻条件下,麻醉药用量减少,中枢神经系统未被完全抑制,仍有一定功能,应该继续刺激。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手术时间超过1 h,最好停用电针,以免刺激时间过长,引起耐受。直到手术接近结束时,再恢复应用。

(6)手术结束后的即刻、术后3 h、术后6 h各应用1次,每次30 min,可以减少术后痛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7)以上规定是既有效、也安全的方案。如果超过以上用量,有可能导致耐受,即镇痛效果不再提高,反而有所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