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结  语

三、结  语

《内经》中提出的痹病是中医对风湿性疾病的最早归类,风湿病的治疗也广为历代医家所重视。路志正用药周正,强调脾胃失调是风湿病发病之关键,提出了从调理脾胃论治风湿病的创新思想,即“脾胃一调,则周身气机皆调;脾胃一健,则五脏六腑俱健”。朱良春认为风湿病,特别是类风湿关节炎是周身性、终身性疾病,在症状上体现出“久痛多瘀、久痛入络、久痛多虚、久必及肾”的共性,如能抓住这4点,就能更好地选择药物,创制新的处方,从而为提高疗效,攻克本病寻找新的线索。李济仁从理论上比较分析了“痹”和“痿”的异同,认为两病在病机环节相同的情况下可以异病同治,治疗时应当以“通”“补”为主。周仲瑛认为风湿病各个病种的疾病过程中都存在瘀热痹阻,凉血化瘀是瘀热者的基本治疗大法。传承这些国医大师的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为我们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路志正,姜泉.路志正风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2]姜泉,张华东,陈祎,等.路志正治疗干燥综合征经验[J].中医杂志,2016,57(6):463-465.

[3]路志正.路志正医林集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4]朱良春.国医大师朱良春[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

[5]朱良春.朱良春医论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6]颜乾麟.国医大师朱良春[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

[7]朱良春.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国医大师卷:朱良春[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

[8]李艳.国医大师李济仁[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

[9]朱良春.朱良春虫类药的应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10]周仲瑛,叶放.凉血化瘀四方治疗急难症病案选:国医大师周仲瑛“瘀热”新论实践经验录[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

[11]周学平,吴勉华.从瘀热论治风湿免疫性疾病——周仲瑛学术思想举要[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22(1):44-46.

(执笔人:姜 泉、陈 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