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贵康“督柱”学说阐释脊柱相关性疾病

3.韦贵康“督柱”学说阐释脊柱相关性疾病

韦贵康根据脊柱与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在生理、病理上的联系提出了“督柱”学说:督柱学说认为,脊柱上托头颅,下连骨盆,内容纳脊髓,并与脊神经和交感神经唇齿相依,既是人体的支架,又对人体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起到了调节作用,为全身之要干。督脉的循行类似脊髓与脊神经的走向,足太阳经行走于脊柱1.5寸的旁线类似交感神经在脊柱旁的位置,其3寸的旁线几乎与脊神经后支的皮神经通路相一致。督脉“贯脊”而过,足太阳膀胱经“夹脊”而行,督脉统督诸阳,为“阳经之海”,五脏六腑之精气均流注于足太阳膀胱经。脊柱-膀督是一个整体,构成脊柱的各组成部分和脊柱与内脏功能之间,在结构上是联系的,在功能上是协调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外邪侵袭或脊柱的骨错筋伤均可使膀胱经和督脉气血不畅,经络痹阻进而影响五脏六腑正常的生理功能,从而产生诸多不适之症。故脊柱相关性疾病产生与脊柱的骨错筋伤、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的气血不畅,经脉痹阻有关,而对脊柱进行手法正骨和对脊旁实施分理点按,可使骨正筋柔,血脉通畅,进而调节脏腑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