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相关标准研究

6.相关标准研究

中医四诊仪器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中医诊断所依据的四诊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处理的仪器装置。由于诊疗信息的模糊与不确定性,缺乏“金标准”,如望诊、切诊标准化、信息化研究基础和关键技术的滞后,限制了中医远程医疗的实质性发展。将先进的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及各种图像信息处理技术引入中医四诊客观化研究,可以促进中医诊断研究的客观化、标准化、规范化,对中医诊断的继承与创新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立四诊仪器标准,统一同类产品的技术参数是数据共享、网络化医疗的前提。确立中医诊疗仪器的相关行业标准,为规范当前中医诊疗仪器市场提供依据,可以增强国产中医诊疗仪器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中医诊疗仪器的技术发展与国际化。推动学术发展四诊仪器标准化的实质是诊察技术的标准化,是传承与创新的有效结合,是推动中医药学术进步的有效方式,是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有效载体。目前从事有关中医四诊客观化标准制定工作的有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简称世界中联)中医药诊疗仪器专业委员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物理治疗技术委员会等单位。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作为世界最大的国际标准制定机构,其制定的国际标准在世界范围内对经济、贸易、交流合作产生巨大影响。2009年9月,ISO成立了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249),标志着中医药标准化发展进入新的阶段。ISO/TC249的建立旨在通过标准化途径,推动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传统医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健康发展,标志着国际标准组织对传统医药标准化特别是中医药标准化的认同和期待,是国际传统医药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ISO/TC249全体会议每年召开一次,是推进标准提案、解决重要问题的关键时机,会上,各国可提出工作项目提案。有关舌诊仪、脉诊仪、腹诊仪等中医诊察设备国际标准正由其下属的WG4工作组审议中,其中“舌诊仪的光照环境标准”已获批准。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物理治疗技术委员会制定的《舌诊仪》《脉诊仪》等的技术标准已于2017年7月1日发布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