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治疗骨折研究

第六章 中西医治疗骨折研究

[摘要] 中医骨科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西医骨科在我国的发展也有100多年的历史,中西医骨科在我国广大医学工作者的努力下,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两种方法都各有特点,如何取中西医之长,创立一种新的骨伤科医学,这是当代我国骨伤科医学提出的新课题。20世纪50年代后,遵照毛主席号召“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积极开展组织西医学习中医活动,广泛开展中西医结合的高潮。我国一批献身于中西医结合骨科的专家,奋发努力,艰苦创新,为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理论、方法做了许多开拓性工作,并在科研、医疗、教学方面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

方先之、尚天裕等专家通过对历代医学典籍的整理,继承创新,提出一系列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理论与方法,突破Thomas(托马斯)对骨折“广泛固定,完全休息”的治疗理念,提出了动静结合(固定与活动结合),筋骨并重(骨与软组织损伤并重),内外兼治(整体治疗与局部治疗兼顾),医患配合(医疗措施须通过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发挥)为主要内容的新的治疗原则。强调在骨折治疗过程中,充分发挥骨骼自身的生理功能和生物性能,骨组织有强大的再生及塑形改造能力。在骨折整复方面提出“正骨十法”:手摸心会,拔伸牵引,旋转回绕,屈伸收展,成角折顶,端挤提按,夹挤分骨,摇摆触碰,对扣捏合,按摩推拿。在骨折固定方面,根据不同的骨折部位和类型,研制出多种夹板及复合固定方式,按肢体运动的力学原理,合理地将固定与运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了骨折愈合和功能康复,使骨折愈合时间缩短了1/3,骨折疗程缩短了1/2,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中医理论启发下,结合近代医学对骨折病理研究的新进展,创立了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理论体系和临床路径,使骨折治疗发生了质的飞跃,在学术理论上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并对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进行了生物力学等基础性研究,对骨折的治疗药物进行了实验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走出了一条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