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体质理论渊源

(一)中医体质理论渊源

中医学在几千年发展的历程中,对人体体质的认识与研究蕴含丰富的科学内涵。先秦至西汉时期,《内经》最早论述了对体质的认识,并提出了早期的体质分型,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体质的基本特征,初步勾画出中医体质理论的雏形。

东汉时期,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关于不同人应用不同诊疗方法和用药剂量的论述,体现了体质的思想,是中医体质理论在临床的实际应用。其所开创的中医“辨证论治”诊疗体系中,始终贯穿着以体质为本、以调动人体自身对病邪的抵抗力、发挥人体自疗潜能为目标的主旨。

此后历代医家为中医体质理论的延伸与应用积累了丰富的认识。其中晋隋宋唐时期许多著名医家为中医体质理论的积累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金元明清时期,金元四大家的理论变革,温病学派的创新思维,都加深了中医对体质的认识与理解,为中医体质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打下充分的应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