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PML-RARα中PML部分突变与砷剂耐药的关系
日本学者后藤惠美(EmiGoto)等在2例砷剂耐药病例中发现了PML的第二个B盒基序存在A216V和L218P突变。随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学研究所黄晓军团队运用基因突变检测发现在13例砷剂耐药病例中,9例存在PML突变,而发生PML突变的患者死亡率极高。这项研究还发现砷剂耐药时PML突变的“热点区”是C202-S220。上海血液学研究所也在5例复发患者中发现1例存在PML第二个B盒基序的L218H突变。深入研究发现,PML-RARα的C212A或C213A突变转化的祖细胞对三氧化二砷耐药,不能使弥散的NB结构恢复正常,也证实三氧化二砷不能诱导有PML C212A突变的NB结构恢复正常,不能稳定表达泛素化水平。
因此,研究者认为在砷剂和ATRA联合治疗APL的时代,以表观修饰相关基因及PML的第二个B盒基序突变等为代表的分子标志,结合临床指标预后的精细分型系统,将有望实现更精准有效的分层治疗和个性化治疗,有助于克服耐药和复发,使每一例APL都有长期生存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