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经期重阳转阴
2025年08月10日
1.行经期重阳转阴
月经来潮的目的,在于有子,繁殖下一代。国医大师提出:经血内含肾阴癸水、脂膜、血液及水湿等物质,还有肾阳之气、天癸中之阳水等血中所含微细物质,非肉眼所能见。所有这些物质,已属陈旧性者,必须排除,以利于生新。月经来潮,排出经血,是新陈代谢的必然。行经期分为初、中、末3个时期。

图2-12-5 月周四期阴阳消长示意图

图2-12-6 月周七期阴阳消长示意图
重阳必阴,转化开始,所以月经之到来,以及经血之能否顺利排泄,前提还在于阳长是否达重,可观察到更多激素和微量元素等周期变化,临床反应的胸闷烦躁、乳房胀痛等随经血排泄而消失,BBT从维持的高温相下降0.3~0.5℃,达到原有的低温相水平。重阳转阴存在高、较中、较低的差异性。高水平的重阳转化,不仅反应月经周期时数律的规律性强,而且可以经受较强的内外因素的干扰,包括环境、生活、气候的改变,以及精神因素的刺激,是一种很健康的月经周期。
行经期具“多瘀夹虚”“易实易虚”的特点,国医大师创制五味调经汤(丹参、赤芍、五灵脂、艾叶、益母草),常常结合越鞠丸,效果较佳,适当加入川续断、肉桂、紫石英等助阳药,或茯苓、薏苡仁、泽兰叶、蚕沙等利湿除浊药;或用国医大师创制的一般调经方药(制苍术、制香附、牡丹皮、丹参、赤芍、五灵脂、泽兰叶、川续断、紫石英、山楂、益母草、茯苓),根据月经周期适时加减。另有逐瘀破膜法、温经止痛法、清肝调经法、清降逐瘀法、补气调经法、化痰利湿法等特殊调经法,创制逐瘀脱膜汤、痛经汤、固经丸合加味失笑散、益肾通经汤等(《实用中医妇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