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评测与体质判别
充分利用中医诊断技术信息化手段,建立健康状态的现代中医诊断评价方法,将有助于建立中医特色的健康状态评价体系,可以依据四诊信息进行状态评价和辨证分类,进一步指导中医药对健康状态的调节和干预。目前多家体检机构均引进了四诊客观化检测设备,在体检中融入中医内容。舌诊、脉诊都是建立在人体整体状态基础上的综合诊断方法,适宜于机体功能状态的综合评价,是较好的健康状态客观综合评价手段。现有的一般健康检查方法都是建立在现代生理指标基础上的,它的直接预警指向西医概念上的“病理变化”,所以常常会出现主观感觉异常、可体检又没有“疾病指标”的中间状态,不利于健康调整和干预。王红梅等采用中医舌诊的方法对随机抽取的500位飞行员进行舌象检查,结果发现中医舌诊异常检出率比西医体检异常检出率高37.2%,其中与西医共同判为异常者占西医体检判为异常的98.1%。中医舌诊判为异常而西医体检判为正常的人中,29.8%自觉有不适主诉,通过进一步西医辅助检查,仍有16.4%判为异常,可见中医四诊客观检测明显提高了体检异常检出率。陆小左、许家佗等的研究显示,脉图变化与健康人精神紧张状态、疲劳状态密切相关。
中国中医科学院汪南玥等使用脉象仪判别体质取得成功。她们观察北方地区健康体检人群1356例,发现平和质与偏颇体质脉诊信息存在差异,运用深度学习CNN(卷积神经网络)法对体质的准确判别率可达94.10%,针对平和质可达到100%,并建立了平和质与偏颇体质脉诊信息判别方程。说明体质和脉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规律,脉象、体质在脉图参数上有一定的特征性,可见计算机脉象仪能在一定程度上辨识脉象及体质。通过观察大学生不同健康状态、亚健康不同证型的舌色、苔色均有不同的表现;针对不同证型的中药干预前后舌象指标变化,表明中药干预能够对亚健康状态进行有效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