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景山“同步行针法”
2025年08月10日
7.吕景山“同步行针法”
吕景山受士兵齐步过桥产生共振致桥塌故事的启发,创立同步行针法,即左右两手持针同时捻转行针,捻转角度以不超过90°为宜,捻转频率一般是每分钟200次左右,行针时间为3~5 min,其间可休息5~10 min,再行针2~3 min。同步行针法可分为:同一经同步行针法、同名经同步行针法、左右交叉法同步行针法、前后对应同步行针法、异区同步行针法等5种具体操作方式。
① 同一经同步行针法,是指在同一条经络线上取2~3穴(即连锁取穴法),术者左右手各持一针同步捻转行针。如阳明热盛所致的牙痛、咽喉肿痛等症,取曲池、合谷,运用同步行针法,清泻阳明,消肿止痛。② 同名经同步行针法,是指取上下肢同名经的穴位,术者左右手分别持针同步捻转。如治疗少阳病胁肋疼痛、肋间神经痛、习惯性便秘、妇女妊娠期便秘、经前乳房胀痛、经行不畅等症,选用支沟、阳陵泉(均左侧),运用同步行针法,和解少阳,调理气机,通络止痛,清热通便。③ 左右交叉法同步行针法,是依据八脉交会穴的原理,选取上下肢左右侧相关的穴位配伍,采用同步行针法。如后溪、申脉,用于治疗癫证、狂证、痫证、脏躁证(癔病)及脊髓空洞症。④ 前后对应同步行针法,是依据俞募配穴的原理,选胸腹与腰背,四肢内侧与外侧的对应点为针刺治疗点,施以同步雀啄行针法。适用于治疗各种扭伤、挫伤、肢体局部疼痛等症。⑤ 异区同步行针法,是依据头皮针之刺激区,结合病情选区、配区,采用同步行针法。如中风肢体瘫痪者,取相应的运动区为治;感觉障碍者,取相应的感觉区施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