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普仁“火针疗法”

2.贺普仁“火针疗法”

火针是将针体烧红,然后迅速刺入人体一定的穴位或部位,从而达到祛疾除病的一种针刺方法,自古以来就是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社会历史的种种原因及火针本身的特点,使得火针的发展远远落后于毫针的发展,改进缓慢,并曾一度濒临失传。贺普仁研制了贺氏火针并提出,火针因其有针有热,可借助针力与火力,无邪则温补,有邪则胜邪。针具较一般毫针粗,可温通经脉,引邪外出,使经络通畅、气血调和,诸疾自愈。火针除具有借火助阳、温通经络、以热引热等作用外,还具有疏导气血的作用。其所消之癥结包括气、血、痰、湿等积聚凝结而成的肿物、包块、硬结等。经过数十年实验观察,火针的应用已经远远超出《内经》《伤寒论》等文献资料上所规定的内容。使“火引疗法”实现了诸如壮阳补肾、升阳举陷;疏通经气、宣肺定喘;助阳化气、消癥散结;攻散痰结、消除瘰疬;祛寒除湿、通经止痛;生肌敛疮、祛腐排脓;助阳益气、解除麻木;温通经络、祛风止痒;运行气血、解痉止挛;引热外达、清热解毒;健脾利湿、温中止泻;补脾益气、通利筋脉;通经活络、散瘀消肿等具体临床功效。

(1)贺氏火针疗法的理论与实践创新 突破热病不用火针的禁忌。贺普仁根据古人的“以热引热”“火郁发之”理论,针对热毒内蕴,拒寒凉之药不受,清热泻火法没有发挥作用之机,利用火针疗法的引气和发散之功,使火热毒邪外散,达到清热解毒的作用。临床用于治疗乳痛、颈痛、背痛、缠腰火丹及痄腮等症。

突破面部不用火针的禁忌。贺普仁指出,面部并非禁针区域,在操作时选用细火针浅刺,不但可以治疗三叉神经痛、面瘫、面部痉挛等疾病,还可用于针灸美容如祛班、祛痣,只要操作掌握要领,不会出现永久性瘢痕。

突破火针不留针的禁忌。贺普仁创用了慢针法,火针留针1~5 min,发挥祛腐排脓、化瘀散结之功,主要适用于淋巴结核、肿瘤、囊肿、顽固性疼痛等。

突破火针疗法治疗病种限制。贺普仁总结火针疗法的治疗病种达100多种,特别对于一些如癫狂、耳鸣、耳聋、外阴白斑、痉挛、肌肉跳、麻痹、麻木、湿疹等疑难病证取得很好的疗效。

(2)制定针具与操作规范 贺普仁认为火针针具与疗效有密切关系,应根据不同临床需要,选择不同的火针,创制了粗、中粗、细、平头、多头、三棱火针6种火针针具。

根据临床不同需要,制定了经穴刺法、痛点刺法、密刺法、围刺法、散刺法;根据进针快慢,制定了快针法和慢针法。

规定了施术间隔时间:视病情而定,疾病急性期与痛症可连续每日施用火针1次,但不应连续超过3天,慢性病可隔1~3日1次。